广交会正在广州举行,展馆外有许多新鲜事情发生。名叫方坚滨的年轻人是一位外贸服装商户,记者之前在地铁口就曾碰到过他。
当时,他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向外国客商介绍自己的生意。记者在服装市场的集中地流花商圈调研时,再次遇到了方坚滨。
方坚滨是22岁,刚刚从长辈手中接过这家小店铺,希望能够开创自己的事业。他说:“我是在这个市场注册的人里面最年轻的档主,这家店已经由我妈妈和我姐姐经营了14年。”
他们现在去了隔壁市场开设新的分店。今年是方坚滨进入这个行业的第二年,和外国客商谈生意时还显得有些生疏,所以他姐姐陈依聆成了他的最佳助手。
在一番沟通后,外国客商不仅决定先订购了120件裤子,还表示有意进一步合作。
来自巴勒斯坦的采购商说:“我们每年来中国的体验都很好,这里的服装品质和价格都让我们很满意。我们也会告诉很多朋友来中国和中国人做生意。”
姐弟俩来自广东揭阳,他们父母一直在广州流花商圈从事外贸服装批发生意。
多年的努力让姐姐拥有了丰富的外贸经验,对市场变化也有自己的见解。
姐姐陈依聆说:“以前做外贸的品类比较单一,因为档口也比较小,没办法挂太多款式。以前也没有那么多专业力量和平台支撑,现在做外贸的人越来越多,品类也越来越丰富,流花商圈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来自全球各国的客商都会到这里采购。”
姐姐陈依聆拥有自己的外贸服装店铺,与弟弟的店铺风格迥异,因为他们针对的是不同的国外市场。
十五年前,22岁的陈依聆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用不太熟练的英语谈下了自己的“外贸第一单”。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陈依聆不仅能够用多种语言与外国客商交流,还对不同国家客商的贸易习惯十分了解,因此成功率也高出不少。
在陈依聆看来,弟弟想要成为行家里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每一届广交会期间客商密集来访的时候,正是弟弟锻炼的好机会。
广交会为全球各地的客商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当广交会的地点和参展客商有变化时,像陈依聆和方坚滨这样的新一代外贸人会敏锐地捕捉这些变化,并迅速调整。
他们牢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商业智慧:只要有机会面对面沟通,就没有达不成的订单。
这几年,陈依聆敏锐地发现来广交会的中东客商越来越多,因此她马上自学了波斯语,以便与客户直接交流。
她和弟弟一直记得父母曾经说过的话:只要有机会面对面沟通,就没有达不成的订单。
(总台记者:乔亚美、孙冰、林铭浩、朱子荣、黎冠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