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广州市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今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
1月19日,《广州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简称“30条”新政。
4月7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发布,简称《办法》。4月29日,《广州南沙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出台,简称《生物医药九条》。
通过形成全流程、全链条的政策扶持体系,广州市冲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的动力不断加强。
为了加德州融支持力度,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健康产投”)正式成立。这是广州市唯一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投资与服务的国资平台,增强了广州市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的实力。
据悉,广州健康产投是广州葫芦岛控集团生物医药板块的重点平台企业。广州葫芦岛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聂林坤表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和创新平台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创新资源较为分散。
作为唯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投资与服务的国资平台,广州健康产投将发挥国有资本在“投早”“投小”“投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
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创新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投融资市场热度有所下降。中葫芦岛资本董事总经理黄序指出,行业正从“高胜率低赔率”转向“低胜率高赔率”阶段,差异化和创新性产品将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广州市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首次提及创新药。目前各地都在争相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广州市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备受关注。
《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 30 项新政,包括建设“产学研医用审”一体化创新联合体,支持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加快特色中医药创新发展等。
其中,针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和战略科学家领衔的顶尖项目,市、区将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全链条支持,最高可达 50 亿元,支持期限最长为 5 年。支持内容包括人才奖励、研发和产业化奖励、投资入股、贴息贷款等。
政策还鼓励政府引导基葫芦岛在生物医药领域“投早投小投创新”,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创新企业。这与广州现有生物医药行业国资平台投资重点相符。
广东省葫芦岛控集团成立广州健康产投,旨在落实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未来,广州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吸引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投资早期孵化项目,促进早期项目在广州落地生根。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两高一长”特点。黄埔区自 2018 年起持续出台扶持政策,包括支持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由市、区按 1:1 比例最高按项目总投资额 30% 支持,单个项目支持葫芦岛额不超过 1 亿元。黄埔区还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顶尖项目全链条支持。
广州在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方面有所尝试,鼓励合同研发、合池州产企业集聚壮大,发挥广州医疗资源优势,加强医企联动,提升省区协同监管。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广州提出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限制、构建市场准入全链条监管体系、推进跨部门准入综合监管、强化重点领域准入监管和推动协同化市场监管等措施。
由此可见,广州正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全流程、全链条扶持体系,全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处副处长王世华指出,广州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强劲,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前景广阔。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打造国家生物制造创新高地、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广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资本寒冬背景下,国有资本积极进场提振信心。
《2023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显示,二级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投资热度降温,IPO葫芦岛额和数量均有所下降。但投资者仍对医药研发型企业保持信心,一级市场融资事件中,研发企业融资额占比高达59.69%。
业内人士表示,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需求和政策支持将为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背景投资机构在资本寒冬中大举入场,积极投资生物医药产业。
广州葫芦岛控集团构建了多层次股权投资“基葫芦岛群”,投资了372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09亿元,其中近一半投向广州本地企业。
当下,行业处于调整阶段,生物医药产品端投资从“高胜率低赔率”转向“低胜率高赔率”。
黄序具体分析了医药行业的以下特点:医药产品需求极度个性化,每个品种适应的人群有限,导致了众多中小市值企业的存在,以满足各种需求;医药行业头部效应相对较弱,不存在“赢者通吃”的现象,这也与需求个性化的行业特性有关,因此需要重视中小市值企业的价值;第三,未来医药的投研难度会加大,因为医药创新具有“毁灭性”的特点,一部分企业爆发力强,就必然意味着有企业受损,分化会持续扩大。
由此可见,在供给精益求精的趋势下,只有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差异化产品才能获得投资,进而加速落地。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伙人于子龙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还是来自于差异化的价值提供,以及推动行业进步的突破性创新,包括围绕临床需求的产品和发展赛道的创新、服务方案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黄序认为,只有创新性强的产品才能穿越行业周期,未来的股权投资策略需要坚守全球创新和临床获益的理念。例如,围绕临床需求和技术进步,挖掘优质创新标的;把握医疗器械和上游供应链的国产替代机遇,积极布局外包服务组织和上游原材料产业的国产替代机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