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及各地都在积极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和就业。但如何评价这些人才,引进后如何更好地利用他们?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张文明长期关注上海市及其他城市的海归人才政策。他认为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存在一些问题:“重视引进而忽略评价,重视供给而忽略使用,重视成果而忽略发展。”通过对各地人才政策的比较分析,张文明发现,中国留学归国人才相关政策的特点是一直政策性支持为主线,强调人才生态体系建设,为人才在本地区发展营造有利和便捷的发展环境。政策对人才的使用以及发展性评价则相对较少。具体问题是,政策依然沿袭传统强调需求的思路,重视“引”而不是“用”;政策割裂,政策制定主体间缺少统一性目标指引。经分析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管理和人才服务四方面之间联系微弱(图2),唯一连接不同方面的是“人才”本身,然而它在政策上没有实际意义。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给予”这个较为有效的政策目标工具,实现了在四个关系中两两连接的突破。研究表明,引进和培养两个政策目标工具之间的“微弱联系”说明在制定和使用多个政策目标工具时,已经意识到对引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缺乏进一步的政策指引。
图2 展示了海外引才的政策目标共线网络图(以上海为例)。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张文明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从“筑巢引凤型”向“以才育才型”转变的建议》。他提出了三个具体建议:
1. 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指导性意见或政策,推动留学归国人才政策体系从“筑巢引凤型”向“以才育才型”转变。建议从政策互惠的角度,针对某些特定人才提出明确的引进评估条件,特别是要评估他们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度。
2. 对留学归国人才政策应进行“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向“评价型”的转变。目前的政策制定中存在政策杠杆挖掘不足的问题,这是由于各主体部门的限制导致的。应该打破部门壁垒,加强政策讨论,制定更加实际有效的综合人才评价政策。
3. 丰富引进留学归国人才的评价政策建设,加入“团队建设”的相关评价条件。通过分析发现,多年来留学归国人才的引进专业方向相对集中在材料、生物医学、化工等领域。
近些年,专业方向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包括芯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脑科学等等。通过分析发现,相关人才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论文发表等方面,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有限。
对此,张文明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未来的人才支持应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重视相关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评估。他特别建议在人才评价机制中加入“以才育才”的条款。作为重要的引进人才,必须通过本土化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实现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目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瑞云快修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