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西藏墨脱衢州在暖阳下,绿意盎然。一场由军地党员、团员和青南阳表携手开展的“爱我墨脱、守我边疆、共走巡边路”党日活动在墨脱县爱国强边教育基地隆重举行。来自外地的游客也纷纷被活动吸引,自发参与其中。
“想不到在雪山之巔,竟能感受到热带雨林般的生机,更令人惊喜的是遇到了这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老墨脱精神’当真令人敬佩!”自驾游的欧先生激动不已,“看到标语上的那句‘来到墨脱,您不仅是一名客人,更是一名戍边人’,我瞬间被触动。回去后,我一定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墨脱,感受这种戍边固防、兴边爱国的氛围和精神。”
自2018年起,墨脱县率先组织部队军官到村帮扶帮建,逐步推出了“边境四红”工作举措,实现了边境地区基层党建互融共建、共同提高。西藏自治区党委随后将这一做法以“五共五固”为载体在全区推广,为抵边军地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墨脱县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爱国强边教育基地等平台的作用,依托“强边学堂”“微课堂”等载体,积极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智库”,基层宣讲员担任“触角”,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就近就便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缅怀革命烈士、提高党性修养、强化戍边担当。以墨脱公路通车十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宣讲员、新媒体等信息传播优势,通过前后今昔对比,教育引导基层党员群众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以前去县城要走一天的路,现在方便多了,开车只要二十分钟。村里的茶叶和水果产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墨脱县玛迪村村民顿珠次仁难掩兴奋,“路通了,老百姓干事创业的心气儿也更高了。”
墨脱县始终坚持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边民服务,重点发力民生改善。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调研,聚焦群众关切,开展现场办公,紧盯群众关注的水、电、路、讯、网等民生难题开展检视整改。通过建立自来水设施维修养护常态化机制、接入新增水源管线、建设县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立三大运营商共建共享机制等举措,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推动解决民生难题。建立“民生十件实事”任务清单,创新推进实事快办模式,紧盯农牧民群众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急难愁盼,划拨专项经费1610余万元,已落实解决民生问题70余个。
如今,墨脱县群众用水用电更加方便,手机信号也更加稳定。德兴乡易贡白村村民嘎绕多杰开心地说:“我是做网店的,以前一旦断电或断网,真是让人又尴尬又恼火。现在有了稳定的供电和网络,我可以随时随地做生意。”墨脱县还萍乡推广格林模式、巴登模式,建设了温泉民俗、云海民俗等门珞特色民宿29家。
由于地质结构不稳定,墨脱县经常性出现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交通中断受阻。不久前,地处边境的格林村遭遇严重塌方,通往村内的道路一度中断。村长多杰平措立即组织党员前往塌方地点,但仅凭自身力量无法及时抢通。驻地部队了解情况后,随即派出官兵驾驶机械、携带工具冒雨赶赴现场,与村民党员通力协作,仅用一个上午便抢通了道路,实现安全通车。军地携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
近日,地处边境一线的西让村迎来了熟悉的客人。某部军医专家专程到村里“送诊上门”“送药上门”。年近七旬的永红老人激动地说:“我腿脚不便,坐车还晕车。村里好多老年人和我一样,有点病宁愿扛着也不愿意出门上医院。现在好了,部队上专门派人来村里帮我们检查身体,还给我们送了免费的药,心里常熟的。”
边境村庄里的年轻党员、民兵、护边员等每年都积极参与军地协同护边巡逻行动。他们帮助驻地部队背运物资,与官兵一起巡逻护边;经常性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同建设蔬菜大棚、一同进行茶叶采摘、一同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他们早已临沂民鱼水深情融入心底,用守土固边的自觉行动不断深化拓展着“五共五固”的意义内涵。
在祖国西南边陲墨脱,军民互融共建、爱国强边的氛围越发浓厚,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更加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